微电影_演变、机遇与挑战
2019-10-08 16:42

doi: 10. 3969/j. issn 1007-6522.2012. 04. 004

微电影:演变、机遇与挑战

聂伟,吴舒

(上海大学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数五字多换替)

摘要:从最初草根阶层制作的网络短片,到传统也影入主网络发行,再汇聚成集结传统 影视公司、新媒体传播平台与赞助商三方力量打造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化的影视作品, “微电彩”这种新的电影产业形态试图借助资源整合,实现多方共赢,并将为中国电彩产业带 来深远的影响。中国电影产业也许将借此走向新的融合。

关键词:微电影;演变;电影产业;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19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数五字多换替( 2012)040)314)8

2011年5月27日,由网易发起的国内 第一个微电影节在北京落下帷幕。从2005 年中国首部手机电影〈嗪焦这一刻》推出“博 客电影”概念,到2006年被冠以“P2P流媒体 元年”,再到2008年土豆网以视频分享模式 进军正版专业视频内容领域,以及2009-2010年间,国内两大视频网站土豆网、优酷 网相继公布与中影公司等主流电影制作机构 的合作计划,视频新媒体行业迈进电影产业 市场的脚步越来越密集,大有形成规模生产 之势。缘此情形,’微电影”迅速涵盖了“播 客”、'拍客'、“手机电影'、“网络电影”等概 念,且为传统电影业界与新媒体行业双方所 认同。

“微电影”,顾名思义’微”即碎片化、个 人化与即时性。在一个无时无地都相互联接 的C时代(The Connected Era),个人电脑、电 视、智能手机、移动电子显示屏、平板电脑等诸 多小屏幕竞相分割着受众的观看视野。时间 碎片化、网络草根性、娱乐个人化’微电影” 拆解J’传统大银幕电影营造的集体白日梦,在 新媒体时代形成新的“注意力经济"(The E-conorny of Attention) 0

一、网络短视频:微电影的“前身”

网络短视频作为微电影的雏形,发劎于 新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的初期阶能“新媒 体”一词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收稿日期:2012-05-03

基金项目:上海市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 ”工程子项目(2011 £);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2011FWY001) 作者简介:聂 伟( 1975-),男,河南南召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 研究方向为泛亚电影、当代华语电影和影视文化批评。

“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 究所所长P •戈尔德马克(P. Goldmark)发 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即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简写为EVR)商品的计划, 首次提出了 'New Media' —词;1969年,美国 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 (E. Ro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 (简称'罗斯托报告’)中也多处使用'New Media'—词及有关概念。自此,’新媒体'用 语在美国社会迅速流行,并传至其他西方国 家。”山显然,当时美国学者提出的“新媒 体”概念和今天广泛使用的“新媒体”的概念 是不同的。⑵山

2006年年底,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 进中心和互联网实验室联合推出国内首部新 媒体产业研究报告©006—2007年中国新媒 体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将“新媒体”定义 为: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 字广播等机制,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 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 手机、IPTV、MP3、MP4实现的能够实现个性 化、细分化和互动化的传播方式。部分新媒 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 的传播。基于互联网的有电子书、电子杂志 等;基于数字广播的有数字电视、车载电视 等;基于无线网络的有手机短信,还有跨网络 的包括IPTV等。⑵川

为简明起见,本文姑且将新媒体概念简 单概括为除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以 外的、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互联网 (第四媒体)J和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移动网 络(第五媒体)。随着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纷 纷成立,网络短视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受

到网络发展初期带宽流量的限制,Flash动画 系列最早红遍大江南北,它们由Showgood等 大型网站赞助结集推出,加上部分网友的独 立创作,先后推出了《大话三国》、《东北人都 是活雷锋》、《大学生自习曲》等视频,获得海 量点击率与广泛的传播。尽管Flash具有制 作简单、容量较小、适合网络平台播放等有利 条件,培育了微电影最初的受众资源,但简单 的二维矢量图形所构成的单一动画无论从表 现形式,还是动作与色彩表现方面,都显得过 于简单,难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网络视频 分享需求。

2005年底,几乎与媒体和观众集体对电 影《无极》的口诛笔伐同步,网络视频工作者 胡戈携带《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横空出世。 视频通过恶搞、拼贴、解构的方式,完成了对 影片徒极》的颠覆性解读。此后,胡戈相继 创作了与“馒头”风格类似的《春运帝国》和 《鸟笼111剿匪记》。

将胡戈前三部作品作为早期网络短视频 的典型案例并置在一起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 异同。其相同之处在于,故事风格类似,偏于 恶搞、无厘头一路,以后现代的方式解构宏大 或严肃命题。不同之处在于,《一个馒头引发 的血案》与《春运帝国》在制作流程上均不涉 及中期的实拍,只是前期创意辅以后期的剪 辑,而且均为作坊式的独立创作,成本极为低 廉。为了规避知识产权风险,胡戈引述籍作 权法》的规定,申明其作品是以个人学习为目 的,纯属个人兴趣,不涉及商业行为,因此不构 成侵权行为。至于《鸟笼山剿匪记》,就不再 是作坊式的独立创作,胡戈用了 3个月的时 间,组织近一百名演员进行实地拍摄。场地、

①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将互联网正式定为“第四媒体”,参见宋含笑《媒介融合背景下影视作品 的跨媒体内容生产》,《当代电影》2011年第6期,第116页。

道具、交通费、演员和剧组人员的劳务费合计 逾十万元。但是导演并没有赔钱,借助六间房 网站的赞助,反而略有盈余。®

从个人基于非盈利目的的自发式创作, 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胡戈成功完成了从网 络视频分享者到视频提供商的角色转变。自 此,网络视频的文化与商品属性合二为一。 《鸟笼山剿匪记》也暴露出网络视频行业发 展初期的窘境:短片拍摄画质、演员表演与道 具服装均不够专业,带有较强烈的山寨感。 这也是草根网络视频创作者共同面临的困 境。与传统电影制作者相比,他们如同散兵 游勇,大多时候都是凭个人兴趣自娱自乐。 作为视频网站诸多内容分类中一个极小的分 支,他们的创作与传统电影业界几乎不存在 交集,而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无序地生长。

二’平行剪辑”:传统电影涉足新媒体发行

在草根原创网络视频无序发展的同时,互 联网凭借其“多媒体”的特性,迅速成为“后影 院时代”电影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根据中国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1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网络视 频用户有3. 25亿人。与2010年12月底相 比,网络视频用户人数年增长4 140万人,年 增长率为14. 6% ,使用率提升至63.4%。随 着国内网络服务水平的提高,网络视频已经发 展成人们获取电影资源的重要媒体。⑷根据 艾瑞(【Research)咨询◎008—2009年中国网

络视频行业发展报告》统计显示,网络视频已 经成为中国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服务之一。 在网络视频用户经常观看的前五类节目中,电 影以76. 6%的比例排在第一位。②而依据 ◎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对观众观影方 式的调查显示,虽然61.5%的观众选择在影 院观影,但选择网络观影的观众已达50. 8% , 超过了影碟(40.4%)和电视(23.6%)观影的 比例。⑷新媒体提供了新的观影方式,对电影 产业而言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传播媒介,而是 传统电影产业链拓展盈利渠道的重要环节。

早在2002年11月,好莱坞五大电影制 片厂索尼、环球、派拉蒙、华纳和米高梅联合 开设网站"电影连结"(Movielinks)和Cine-manow网站,分别在原有的DVD租赁业务基 础上推出电影付费下载业务。2006年底,文 件共享软件公司BitTorrent宣布,客户能够下 载来自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等好莱坞电影 公司的电影。“⑷具体到国内,2005年《七 剑》、《青红》、《如果爱》等传统影片曾尝试通 过缩编手机版向受众直接投放。同但由于当 时移动网络尚处在建网初期阶段,技术条件 不够成熟,影片尝试通过手机发行还属于浅 尝辄止的极少数。2006年上映的《疯狂的石 头》在国内成功地尝试了网络发行。这部小 成本制作的电影上映10天后便推出音像制 品,并很快推出合法网络下载。网友的评价 对票房热卖起到了显著的助推作用。

不仅小成本影片尝试通过网络发行获得 收益,大制作的“高概念”电影也越来越重视

胡戈透露,《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花了 4天时间写剧本,5天制作,自编自导,自己配音,成本非常低 廉:《春运帝国》借用《黑客帝国》以及周星驰的喜剧片加以画面剪接,只请一个人配音,成本只有一两 万元。参见刘亚力的《胡戈现象初露产业化端倪开启新媒体娱乐形态》一文,http: / /net. chinabyte, com /499 /数五字多换替. shtml 0

有关数据参看网页 htlp: / /www. iresearch. com. cn/html/consulting/Online_Movie/DelailNews_id_数五字多换替. hlrril«

拓展网络发行渠道。2006年9月,电影《夜 宴》的网络发行合作公司优度宽频首创“网 络院线”大体系发行。被纳入其内的合作公 司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新浪、百度、电驴 (VeryCD)、PPLive等。优度宽频根据每家合 作公司的特点,拓展出点播下载收益分成、广 告收益分成、内容销售等多种合作形式。 《夜宴》最终实现网络发行收入累计超100 万元人民币,当年10月份累计下载近70万 次,其中付费下载收入为15万元左右。⑸44此 后殊壁》与備京!南京!》也相继开通了网 络下载渠道,制片方或以广告收入分成,或以 视频分段收费方式获取相应的市场回报。

相比传统院线票房的超速增长,21世纪前 十年间中国电影试水新媒体发行的象征意义远 大于实际的产业收益。互联网这个“金矿”并 没有被充分开采,电影网络版权收益所占比重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多的传统电影制片业与 发行公司对新媒体营销平台建设处于观望期, 原因如下:

其一,表现在“软件方面”,国内网络盗 版居高不下和版权意识的淡薄,使得传统电 影怯于全方位投身网络营销渠道。优酷、土 豆、酷6、我乐、迅雷、六间房等,几乎所有国 内的知名视频网站,都曾先后牵涉网络侵权 诉讼。上述网站也频频借助“避风港原则”' 规避法律风险。一旦盗版的视频出现法律纠 纷,网站通常以该行为属网友自发上传为借 口,从容逃脱第一责任人的制裁。这也使视 频网站长期游走在盗版侵权的灰色地带。

其二,表现在“硬件方面”,受制于现有 技术条件,网络带宽和视频码率高清观看要 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高清视频对带

宽条件要求很高,稍长时间的缓冲就会使用 户失去观看兴趣。如果降低码率精度,采取 高压缩比例格式上传,影片的画面精度又会 受到影响,图像模糊,色彩失真,同样也对观 影体验带来消极影响。这一切都可归结为新 媒体用户自身消费习惯的改变。多媒体的多 线程、多窗口环境极大地解放了观看行为,不 必像在电影院样,处于一个与外界较为隔 绝的黑色环境,迫使观众专注于眼前大银幕 的内容,而是随时可能会中断或者关闭、点击 超链接,切换或跳转到别的窗口做其他事情, “眼球”注意力不再集中,动辄一个半小时到 两个小时的影片在碎片化、快速消费的阅读 环境下,要么被割裂得支离破碎,要么显得冗 长拖沓。

综上所述,将传统院线大电影直接移植 到网络与移动新媒体平台,这种做法没有充 分考虑到新媒体特有的媒介属性,使两者之 间无法兼容。若想填补这一空白,亟待开发、 创作出为其量身定制的电影产品。

三、新媒体与传统电影的“合流”: 微电影的崛起

2009年5月,由母体为电影频道(CCTV -6)的电影网牵头,联合新浪网、腾讯网、搜 狐网、优酷网、酷六网、土豆网、奇艺网等16 家网站成立“电影网络版权营销平台”。电 影网购买最新影片的网络版权之后,在自身 承担购片成本50%的前提下,再以低于独家 播映的价格分销给平台里的其他成员,在影 片上映时间方面进行差异化排播。加入平台 的各网站以国产影片全正版化网络传播为目 标,力求推动国产电影的版权保护,加强各自

①避风港原则,是现行法律对网络版权侵权的一个免责条款。当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接到侵权通知后, 只要及时删除侵权内容,法律上就无需承担侵犯版权的连带赔偿责任。

网站的版权自律,从而更加规范地服务于广 大互联网用户»171 2009年9月15日,激动 网、优朋普乐、搜狐视频和华夏视联等4家国 内新媒体版权拥有者和发行方,联合一百余 家互联网视频版权方,共同发起“中国网络 视频反盗版联盟”,竖起“坚持正版,打击盗 版”的大旗,倡导受众远离网络盗版的视频 内容,带来网络视频行业的洗牌。⑷

随着视频正版化的推进,视频网站加大 对正版影视内容的投资,不仅为作为内容供应 商之一-的传统电影产业提供了良性发展的土 壤,而且能够拓展产业版图和话语可能 性严皿哥如果说新媒体的发行营销仅仅是拓 宽了电影产业的盈利渠道,那么新媒体的经济 实体对电影内容产业的强势介入,试图掌控产 业源头,参与电影产业的全程竞争的策略,则 是真正动摇了电影银幕美学的经典本体地位 以及传统产业格局的创举o1,数五字多换替年土豆网 发布了 “橙色盒子”自制剧计划和“6号仓库” 中国人才储备计划,表明其角色从单纯的视频 内容平台供应商转型为“平台提供商+内容 出品方”的双重身份,正式全面进军影视内容 制作领域。何"优酷网推出的“优酷出品”,是 继2007年“优酷拍客” .2008年“优酷合计划” 以来,优酷又一次调整内容和发展战略。’吸 引知名院线导演投身网络电影,帮助网络新锐 制作人涉足大银幕;不止是播放,更参与影片 发行上游环节,这是优酷出品区别于传统网络 原创的重大差异

几乎与此同时,传统电影业自身也在尝 试转型,向新媒体产业靠拢。少数大制作的 “高概念”电影作为票房炸弹,占有当前票房 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绝大多数中小投资的 电影,在短暂的档期条件下无法获取预期效 益,有的甚至巨额亏损。电影投资具有高回 报、高风险的特点,亟须寻找能够降低风险、回

报稳定的新项目。除此之外,以笔记本电脑、 MP4、PSP、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媒体为 代表的小屏幕也对传统大银幕市场营销带来 巨大的冲击。电影业不再一家独大,如何适 应、兼容、共享数字时代的多元消费方式,实现 与视频艺术、视频游戏与虚拟现实的有机融 合,也是摆在电影业界面前的一个新问题。

外在的竞争压力与内在的投资需求,两 者合力促使传统的电影业界转而投身新媒体 领域,通过优势资源整合,着力打造电影产业 的新形一’微电影”。中影集团2007年 推出“青年导演电影制片计划”和“中影新媒 体视听节目制片计划”,2009年宣布与土豆 网联合投资网络新媒体视听节目,从土豆映 像节入围作品中精选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作团 队。此后又与优酷网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两者于2010年6月联手雪佛兰•科鲁兹启 动中国首部跨平台传播的微电一 “11度 青春系列”项目,其中綾男孩》已然成为“微 电影”系列中的超级品牌。此外,香港导演彭 浩翔以监制身份进军内地,与新浪网联合出 品納夜奇谭》,也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如果说网络短视频是新媒体时代的1.0, 那么微电影就是升级版2.0。微电影较前 者,产业优势也比较明显,挑战亦随之增加。

首先,如前所述,网络短视频创作者多为 草根出身,没有受过电影制作方面的专业训 练。而“微电影”则通过吸收中影集团等专 业化影视制作团队,借助成熟的电影化运作, 其精工细作保证产品内容更接近“电影” 属性。

其次,网络短视频制作成本普遍较低,不 以营利为目的,多为自娱自乐的个人化产物。 “微电影”却需要一定数量的成本投入,因此 需要探索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冃前国内网络视频行业基本属三分天

下:一是以土豆网、优酷网和PPTV为代表的 传统网络视频网;二是以新浪、搜狐、网易、腾 讯等为代表的门户视频网;三是以中央电视 台、湖南卫视等为代表的由广播电视供应商 提供的视频网(如CNTV) o这些网络视频服 务基本都采用Youtube与Hulu的混合运营 模式。在全球范围内,以免费视频复制与共 享为特征的Youtube模式正在迅速衰退,而 以内容正版化为特征的Hulu模式日益成为 视频行业的主流运营模式。具体到中国的新 媒体市场,’视频分享广告分成”的模式将在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流地俭 “11度 青春系列”短片植入雪佛兰•克鲁兹的广 告,而《四夜奇谭》则植入了新浪微博和三星 手机的广告信息。上述产品作为必不可少的 关键道具,较为有效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 展,属于微电影广告分成尝试中较为成功的 案例。当然,由于微电影在制片过程中携带 了来自资本市场的商业考量,不免成为媒体 新一轮资本游戏的掘金地。阳

最后,与网络短视频热衷于恶搞、模仿题 材不同,微电影充分利用其商业性特征,自主 创作类型多样、风格多元的原创故事,结合当 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关注热点,尽可能满 足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受众的多样化观 影需求“11度青春系列”囊括了多种类型 元素:有坚持梦想永不言弃的青春集体怀旧 的《老男孩》;融合有科幻元素的爱情故事 紐.I》;描述农民工进城打工后返乡创业的 命可泽的夏天》;剧组底层群众演员怀揣明星 梦的《哎》;魔幻现实主义的《东奔西游》;以 时空重叠双线叙事新颖手法拍摄的《江湖再 见》;讲述温情网恋的《李雷与韩梅梅》;都市 爱情动画片《泡芙小姐的金鱼缸》;厌倦视觉 世界,更愿用心灵去聆听的《拳击手的秘 密》;用穿越手法讲述的《夕花朝拾》。上述

十部短片尽管风格题材不同,却都和“青春” 主题有芜《四夜奇谭》同样是如此。演员、 乐手、咖啡店店员、剧组工作人员等成为影片 主角,悬疑、穿越、潜规则、爱情等热门主题穿 插其间,乃至片中人物使用手机上微博这一 情节反复出现,反映了当下都市青年最为真 实的生活方式。

四、微电影:机遇与未来

伴随着微电影的兴起,这种新兴的艺术 表现形态与传统电影展开了积极对话。传统 电影在跨媒体传播中改变了自身的结构、形 式与传播渠道,其流行性、娱乐性与交互性得 到强化,为观众提供了参与体验与理解的新 途径。这种扩展所带来的影响是电影范畴的 模糊化,也是电影本体论需要反思与重新定 位的原因。问

另一方面,微电影自身的美学属性也得 到初步定义。在艺术形态方面,受带宽、电脑 和手机屏幕分辨率的局限,微电影更注重情 节简洁,画面一般不采用大全景和大场面,近 景和特写镜头大量增加,出场人物相对较少, 剧情关系较为简单。受到屏幕面积的限制, 场面调度的动作空间大幅度压缩。相比注重 视觉奇观的大银幕巨片,微电影更注重故事 本身的叙事性。(参见表1)

我们发现,如果按照中景和近景镜头在 全片所占比例统计,尽管绝大部分微电影与 传统电影一样,多以中景和近景为主,但微电 影的近景镜头比中景镜头明显增加。7部影 片中有4部的近景与特写比例超过半数,占 据主体。有理由认为,考虑到新媒体终端屏 幕较小的特点,在微电影的创作中,导演有针 对性地调整了各个景别所占的比例,以“镜 头更加推进”的方式,适应观众的小屏幕观 影需求。此外,从剪辑率看,微电影要比传统

电影更为频繁。 身显著特点。本文借鉴SWOT分析工具,比

微电影不仅在美学层面对传统电影的艺 较分析微电影相比传统电影的优势、劣势、机

术形态展开微调,在产业拓展层面也有其自 会和威胁。(参见表2)

表1

代表作品 时长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总镜 头数 中景+近 景百分比 近景+特 写百分比 特写镜头 百分比 剪辑率 单位:秒)

《老男孩》 42分37秒 165 174 247 104 690 61% 55% 15% 3.71

《指甲刀人魔》 52分37秒 46 45 187 207 485 48% 81% 43% 6.51

《假戏真作》 49分36秒 67 196 132 116 511 63% 49% 23% 5.82

《谎言大作战》 46分26秒 52 107 155 120 434 60% 63% 28% 6.42

緩在微博蔓延时》 46分05秒 26 76 78 69 249 62% 59% 28% 11. 10

《科比就是黑曼巴》 05分45秒 55 64 67 31 217 60% 45% 14% 1.59

《一触即发》 01分29秒 41 6 8 19 74 19% 36% 26% 1.20

表2微电影与传统电影对比的SWOT分析图

优势: ① 短小精悍,符合新媒体用户的观影需求; 免费; ② 投入成本小,风险低,利润相对有保障; ③ 发行和放映没有时间和空间方面的严格 限制。 劣势: ① 新生事物,发展还不够成熟规范,尚未成 型,还处于市场培育期; ② 大多需要在片头观看广告; ③ 与海量的电影相比,数量较少,产出的内 容还不够丰富; ④ 无法表现大银幕上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

机会: ① 符合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② 网络升级,光纤入户,带宽增加; ③ 随着视频网站发展成熟,为其提供了一个 良好的发行放映平台; ④ 3G技术发展成熟为手机播映实现更高盈 利提供可能; ⑤ 电影专业化制作团队的投入和支持不断 加大。 威胁: ①市场长期不规范,质量良莠不齐,短时间 内难以发展壮大,难以撼动传统电影票房 市场。

微电影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不是作为 传统电影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两者本来就是 互补协作的共生体。如果说《老男孩》的导 演肖央、《一只狗的大学时光》的导演卢正雨 是新媒体为传统电影业界输送的新鲜血液, 那么,姜文、贾樟柯、王小帅、张一白、陆川、宁 浩等人相继投身微电影创作,则表现为传统 电影对微电影这一新兴产业文化的积极参与。 当新的“视频代”呼之欲出,展示“中国网络原 创力量的全新魅力”,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更新 颖的故事题材与美学感受,也会深刻影响传统 影视制作的固有模式。随着互联网带宽的快 速拓展以及3G手机技术应用的成熟与普及, 微电影的发展模式亦将愈加多元。未来电影 的产业形态,也许不再以院线是否上档以及票 房收入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相反,’()n line” (在线、‘Off line”(离线)、网络点击率与“首 页资源”或将成为新一轮电影产业市场化竞 争的优质资源。饱受好莱坞大片市场冲击的 中国电影业,也许会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排列组 合,走向新的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长顺,石勇军.论新兴媒体时代的公共传 播[J].现代传播,2007,(4):1244.

[2] 蒲剑.新媒体与电影:从观念到实践[J].当 代电影,2010,(4) : 数五字多换替.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

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 ( 2012-0146) [2012-03-04]. 址网换替/research/ bgxz/ljbg/数五字多换替 /数五字多换替_址网换替.

[4]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08中国电 影产业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电影出版 社,20()8:347.

[5|姜明媚.电影业:互联网兵临城下[J].互联 网周刊,2007,( 1) :4245,

[6] 韦笛.简论新媒体电影的发展及其影响[J]. 中外文艺,2010,(5) :4849.

[7] 刘汉文,何芷昕.电影频道借助网络加快发 展的思考[J].中国电影市场,2011,(4): 25-27.

[8] 胡雅清.视频网站盗版,'末日”的审判[N]. 中国经营报,2009-12-07( C11).

[9] 陈嬪.乐视网图谋电影新媒体领军[J].中 国新时代,2010,(9) =52-54.

[10] 聂伟.“经典”之后:视觉奇观与后“P2P”时 代的电影生态[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4) =47-52.

[111薛娟.“优酷出品”初战告捷[N].中国经济时 报,2010-41-04( 7).

112 1聂伟.一个概念的炳变“第六代”电影的 生成、转型与耗散[J].文艺研究,2012, (2) :88£7.

[13|黄鸣奋.泛电影:21世纪的媒体与艺术

[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5) :91-97,

Microfilms: Changes, Chances and Challenges

NIE Wei

(School of Film and TV Arts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数五字多换替, China)

Abstract: The microfilm is a new movie form that sprouted as grass-rool network videos, grew into conventional films released on the Internet, and now blooms as for-|jrofil professional films jointly created by Iracli-tional entertainment companies,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of new media, and sponsors. It is an attempt to a-chieve a nmlti-uin-win situation through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will bring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even a new stage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to, Chinese film induslrv-.

Key words: microfilm; change; film industry; resource integration

(责任编辑:魏 琼)


  1. 上一篇:挑战与机遇并存——从电影《变形金刚》看当今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2. 下一篇:微电影与微视频的机制创新
  1. 关闭

联系我们

不管是有关案例,还是有关动画、视频制作,只要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回复您。

4007181001

公司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海泰北路云锦世家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